访谈回放:
• 主持人
观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人民网两会访谈。今天的节目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太阳成集团tyc9728校长张荣做客人民网演播室。张校长您好,欢迎您。
• 张荣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 主持人
非常感谢张校长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去年以来您的履职情况。
• 张荣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实际上有不同的任务,我想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深入调研。一方面是我作为一位来自高校的全国人大代表,我需要听取高校同事们的声音,了解我们师生的意愿。所以,在过去的一年,我在校内以及兄弟高校之间,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特别是校内,我基本上把我们学校里面的每个二级学院、单位部门都走遍了,和我们的老师、和我们的同学都深入的交流。平时,我也基本上在我们学生食堂用餐,和学生有很多的交流,一方面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一下他们的思想动态,以及对于国家有关事情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另外,到兄弟高校,在过去的这一年里面,我专门去兄弟高校调研,也走过不少学校,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等,包括福建省内的大学,也还包括我们联系比较紧密的合作院校,比如说宁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等等,通过在那些地方的调研,能够进一步地了解一些情况,这是一个方面。
还有一个,和我们的一些重点企业进行交流,比如神华宁煤集团、宁德时代新能源、三安光电,都有非常深入的一些调研和交流。这是一方面工作。
第二个方面工作,就是积极建言献策。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国家的工作提出建议。我们在去年的大会上提出了关于怎么来更好地吸引国外的科技资源,来服务于我们的发展,提了一个建议。
第三个,加强学习宣传。一方面,我自己有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另外一方面,学了以后,以及通过开会、调研,了解到一些国家的情况,了解到我们国家意志之后,有一个宣传的任务,在这个过程里,既包括在一些横向的,比如说和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和我们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和我们的同行在一起的时候,有一个宣传问题,同时,也还有一个怎么把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些方针政策,一些主要精神,向我们的师生进行传达,交流和宣传的任务。所以我们去年专门做了一个重要的调整。过去,我们每年新生来了以后都要办开学典礼,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学校,了解学习、生活。去年我们就做了一个调整,这个调整就是把我们的新生开学典礼变为我们的第一堂思政课,这个思政课主要内容不仅仅是告诉大家怎么来度过大学生活,同时,也给大家介绍我们学校的历史,以及学校一些文化传统,同时,也介绍我们党和国家对现代大学生的一些要求。事实证明这个效果是很好的。
• 主持人
非常有意义的一堂课。
• 张荣
这是开学第一课,同时也是第一堂思政课。
今年两会我带来两个建议。第一个建议,我是希望能够关注一下高等学校怎么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动中国高校走出去办学。过去我们更多的是请进来,今天我们还要走出去,这个走出去,一方面是可以更好地来进行文明的交流互鉴,更好地通过在实地培养人才,更好地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同时,也是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中国的一些经验。但是,我们也注意到,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走出国门来办学,根据我们的统计,现在有128个项目、80多所高校在境外进行运作,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海外办学的学校就有60所高校,涉及到23个国家。关于境外办学的有关规定,实际上党中央非常重视,在2003年的时候就开始出台了这方面的一些政策,引导性政策。后来也做过一些修订,特别是在前几年,关于教育开放的问题上,党中央也对我们高等教育走出去提出了要求。但是,在目前这样新形势下,如何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如何来加快中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开放,在这方面,我们特别建议党中央,对这个问题给予更多重视,在政策供给方面,在我们的相关制度建设方面,能够给予更多的支撑和保障,这是一个。
另外一个建议,关于加强海峡两岸创新创业教育合作的问题。因为我们都知道,两岸的合作交流这些年来一直都在不断地深化,特别是面向基层、面向学生层面上的合作,一直在进行。太阳成集团tyc9728作为两岸合作的一个重镇,我们本身也具有对台合作的优势,在两岸合作方面一直是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在校台湾学生数,以及我们对台湾高校的交流学生数,在全国高校都算是比较突出的。我们现在有400多位台湾学生在读,而且每年录取的台湾学生都在不断的增长之中,比较迅速的增长。我们关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什么呢?除了通过这样一种学生的交流,以及增加录取台湾学生的渠道,来扩大两岸交流之外,我们还特别希望关注两岸的创新创业方面的合作。一方面作为两岸教育交流的重要内容,同时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创新创业的交流合作,可以为台湾学生在大陆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打下更好的基础,包括在大陆的就业,包括在大陆进一步升学、深造,都能创造一些更多的机会。除此之外,台湾本身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得比较早,有不少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通过这样一种合作,就可以把大陆非常广阔的市场和非常良好的发展态势,以及相对比较充沛的资源,和台湾的一些创新创业的教育经验,以及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很多的台湾青年,他们的创新创业的愿望更好的结合起来,主要是这两个建议。
• 主持人
您刚才聊到了建议的话题,在您看来,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推动高校走出去办学方面,我们应该还要注意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呢?
• 张荣
走出去最重要的是什么?有这么几条。第一条,首先要坚持我们是一所中国的大学,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应当把我们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特色,包括我们的一些经验,更好地传递过去,让他继续在保持着,既是一所在国外发展的大学,同时还是中国人办的一所大学,能够体现我们的文化特色。
第二条,走出去办学,我们也希望能够更好地和当地的文明进行交流互鉴。我们的办学同时又有一定开放性,既有我们的,我们也希望和当地的文化、当地的需求更好结合起来。
第三条,我们在当地办学还要遵守当地的法律,遵守当地的一些有关的规定。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也是逐步本地化,逐步落地化的过程。注意这些,我们的工作就能做的更加稳妥,走得更加稳健。
• 主持人
近年来,我们注意到一流本科教育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有过这么一句话,他说“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您认为在当下的环境当中,我们应该如何建设一流本科?
• 张荣
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我只能简略回答一下。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任何一个教育体系,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设计,都应该把人才培养当做他一个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一项职能。一所大学是不是一流大学,根本上是要看他能不能培养出一流人才,产出一流的成果,做出一流的贡献。所以,一流的人才是衡量一所大学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围绕着人才培养,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又有一个共识,就是本科教育在这个过程当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因为本科教育是后面一系列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础。只有把本科教育做好,后面的人才成长、人才的进一步提高,才有可能有一个好的支撑。
太阳成集团tyc9728历史上就一直非常重视本科教育,我们不但有很好的高等教育学这个学科,曾经在全国的学科评估当中排名全国第一,是国家重点学科。同时,我们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也始终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放在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和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我们主要是围绕着这么几个问题来展开我们的本科教育工作。
第一,我们明确这个定位,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当然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始终牢记党中央给我们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或者党和人民对我们的重托,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更具体的来说,从素质的要求方面,我们有一个认识,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全面发展、拔尖创新的人才。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定位。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定位呢?就是因为,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不同的学校,因为他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来源,本身处于不同的区域,也有不同的学科特色,所以,他有他自己的一个基本的更加适合这个学校特点和传统定位,我们的定位就是希望我们的学生,使命感、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突出。同时,有这样一个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意识,也有很宽厚的、扎实的基础,能够有驾驭国际事务的能力,这是我们的基本要求,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牢牢抓住教师队伍这个关键,因为我们解决了,或者党中央给我们明确了,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之外,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靠谁培养人,要靠我们的教师。所以,我们的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在这个过程里面,还特别看重的一点就是我们的老师对教学的重视程度,以及通过这样一个具体的行动展示出来背后的教学意愿和教学水平,教学也是需要专门培训、专门学习的。我们特别重视的,一个是让我们的老师树立对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视,同时,我们也希望提升我们的教师具体的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所以,我们和我们的教育研究院一起推动,建有一个相当完善的,应该说很好的教师发展中心,对教师的能力进行系统培训,让每一位教师都能积极地投身本科教育,同时我们在这个过程里还有一些制度上的保障。你投身了教学以后,学校会给你提供一些发展的机遇,同时,我们对那些有可能出现的,在教学上投入不够的情况,学校有一些制度对你进行约束。
第三,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按照三全育人的要求进行资源的配置和整合,这里包括,一个是通过学科,我们把不同的学科整合起来,汇聚到我们的一些特定专业的人才培养上面,复合型的人才。同时,我们也把我们的科研项目,把教师的研究项目,和我们的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吸收一些学生早期参与科研,研究生更不用说了,我们讲本科生还没有成为研究生,就可以到老师的实验室里参与科研,实现教研相长,师生共同提高。同时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推动国际化开放办学,既提供一些机会和通道,让我们的学生有机会能够走出去,了解别人的一些教学的理念和得到这些先进的教育资源,同时,我们也把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引进来,通过在厦门推进合作办学,推进一些交流,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最大的可能,这方面我们有几个现成的例子可以跟大家讲讲。
一个例子是我们建有一个全中国独一无二的书院,现在大家都在讲书院制,我们太阳成集团tyc9728有一个独特的书院叫博伊特勒书院,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怪,为什么叫博伊特勒呢?博伊特勒是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是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生物学研究的。这位博伊特勒教授堪称是生物学的一位大师,他是我们学校一位教授的导师,他非常喜欢人才培养工作。所以,我们后来就跟他讲,我们如果把好的学生集中起来,能够让他以及他所组织的一些国际名家队伍,一起来对我们的学生给一些指导,通过讲座,通过授课,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就有机会能够让这批学生未来有更好的发展,他就欣然接受。最后,我们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叫博伊特勒书院,博伊特勒书院开办几年,成效非常显著,我们的博伊特勒书院的学生,可以说成才率远远高于我们的其他的。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其他的就不能成才,我只是讲这批学生从生物学研究的角度,应该说是得到了非常好的锻炼。
再比如说我们最近正在和英国的创意艺术大学合作做中外合作办学。为什么我们要把他们引进来和它合作呢?就是因为在今天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学生获取知识,或者塑造他的知识结构,培养他的能力的途径,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同时,作为他的能力的重要构成的单元里面,也不再是过去那样主要是通过一门一门课程体现,我们现在更加重视给我们的学生以创意的教育,因为我们要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从哪里来?首先得有创意,有一个好的科学的思维习惯,有一种创新的意识,所以,我们就和我们的伙伴学校,他们在这方面有很好的传统,已经有很好的经验,我们就可以合作进行。这一块也是我们的资源整合的重要的工作。
第四个方面,我们更加聚焦课程。因为课程还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阵地,最主要的形式。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特别有一个提法,就是我们的课程是叫做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研究式教学为核心,这样的教学模式。鼓励我们的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感兴趣、学得投入、学得有效。我们最终的评价,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我们的观念、一个做法,那就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实际上还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改革,就是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能力的评价,其实我们现在在进行高考制度的改革,改的是什么?改的实际上就是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他的学习能力,或者说他未来的成长潜力的评价,因为我们高考是选拔人才的,就看你过去学得怎么样,更多通过你学习的成果的检验,来衡量你未来的学习能力、成长空间,是通过这个来评价。但是,对我们日常的教育来说,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我们现在讲的比较多的是教师的考评体系的改革问题,实际上对学生来讲也存在这个问题。在这个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改革,做了一些调整。就是以学生学得好,是不是真正的具有批判性思维,开创性思维,来作为我们的评价核心,来着力提升学习的质量。就是我们考查的是你学习的质量,而不仅仅是你是不是把书上的知识都背上了。我们现在对学生考查的方式也在进行不断地变革,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改革,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他自己成才的路径,能够把他自己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 主持人
我们注意到,当前太阳成集团tyc9728正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出台了很多举措,在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上,我们太阳成集团tyc9728有什么具体措施呢?
• 张荣
一流本科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这个方面,我们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也可以说是三个要素、三个层次,一个层面是教师乐教,所谓教师乐教,就是教师要真正的喜欢上教学,他要全身心投入教学,同时通过教学,一方面他自己能够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他的工作也得到更多认可。所以,我们现在有一系列制度来引导、保障教师的教学工作。引导方面,包括我们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一些要求,同时我们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通过教学条件的成长开辟一些通道。教师付出了,我们也给他相当的认可。我们正在出台教育教学的奖励办法,我们会设立教学的成果奖、荣誉奖、创新奖、管理奖,对我们的教师从事教学工作进行奖励,特别是对成果突出的,教学效果非常好的教师进行奖励与宣传。
第二个层面是学院重育。这个重育是什么意思呢?包括几层含义,第一层,我们学生培养的主体,不是学校,我们不能指望我们学校的书记和校长天天去上课,或者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听到课。更多的是通过学院来组织和推进,所以学院在这个问题上要承担更大责任,这也是我们所讲的学院办大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学院办大学,不仅仅是说管起这些人来,而是要做成若干事,最重要的是人才培养,这是一个层面上。学院重育,是把教育这件事情放在所有事情当中突出的位置,不仅仅是我把课程排下去就行,而是要有各种各样的措施,结合学院教师的特点、学科特点来进行引导。还有一个重育的内涵,就是我们所讲的学生成长,不仅仅是通过课程传授,它还有很多其他方面,包括怎么来参与科研,包括我们在学生课外怎么来进行引导,必须要有更多课外活动的机会、课外学习的机会,包括我们学生在寝室里怎样感到成长的氛围,都要通过学院来认识,所以学院要重育。
第三个层面是学生爱学。归根到底,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学来实现,教师也好,学校也好,你把课程设计得再好,你的课讲得再好,如果学生压根儿不想学,或者压根儿不想去上课,一切都是零,所以学生要爱学,培养他们的兴趣。这里有几条:第一,最主要的是几个措施,一个措施是,让学生自主选择他学什么。在这方面我们有三个全面开放,一个是全面开放选专业,全面开放选课,全面开放选教师。全面开放选专业,大家都能理解,就是我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我喜欢学什么,可以让你来选。当然全面开放选专业不是自由选专业,不是我今天想怎么样就选,明天我再换一个,那不行,我们有一些规矩。全面开放选课是什么呢?我们把给学生必修的这些课程尽量压缩,留下更多的学生选课的空间,对学生给予学分制的管理,只要你把课程修满了课程,符合我们相关的一些要求,你就有学分。
还有一个是全面开放选教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在一些重要的课程,是同时开好几门课,这些课程的设计不是限制的,不是说你只能上这个老师的课,不是,这几个老师上同样的课,你喜欢哪个老师上的课,你就可以选他。所以全面开放选教师。通过这样的办法,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慢慢的强化他的兴趣,最后能够在他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头有更深入的这种钻研,取得更大的学习的成效,这是一个。
通过这些具体的事情,可以说我们教学理念正在发生变化。这个变化是什么呢?我们把它称为三个转变,第一个转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我们所说的以学生为中心不是围着学生转,而是以学生的成长为我们一切设计的出发点,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让学生成长,为学生有更好的成长。所以,学生的成长需要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包括我们过去为教师,我们现在为教师所做的这些工作,也是为了让我们的老师更好地来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更好的来引导学生成长而设计的,这是第一个转变。
第二个转变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过去更多关注怎么把课上好,我们引进更先进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教学技巧,来从课程的设计角度来讲。现在更多以学为中心,更多考虑什么样的方法、什么的模式、什么的内容是学生最容易接受、学生最喜欢接受的东西。这样才有更好的效果,也可以说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就是我们希望以学习的成效来评价我们教学的效果,而不仅仅是说我们过去派一些老师听课,听这个老师的课讲得好就是好,不仅仅是这样,我们希望这个课程既是老师的课也是学生的课,学生的课,学生学习的成效,在这个问题上占更大的份量。
第三个转变是从统一模式培养向个性化培养转变。我们过去是分了一个专业,或者一个班以后,所有的学生都选同样的课,由同一个老师给所有的学生集体上课,学生没有选择。但是,现在我们就不一样了,现在我们说,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有他自己的选择,所以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课程表,我的课程表和我的同学不一样,我就是希望学这些课,至于这些课我们也有一定模块化要求,不是随意选的,满足了这个模块化的要求后你就可以了,修完学分就可以毕业。所以,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就是希望尊重学生的差异化特点,给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权,给他更大的成才路径的选择权,知识建构的自主权,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更有兴趣,更加可以自主的安排学习进程。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改革,能够打造一个宽口径、厚基础、跨学科、国际化、重实践、求创新、多元化的培养体系,让我们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成为他希望的自己。
• 主持人
我们说一流的本科教育需要一个一流的教师的队伍,您刚才介绍到太阳成集团tyc9728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在这些方面我们有没有一些非常独特的创新方法?
• 张荣
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太阳成集团tyc9728在这个问题上一直都是非常重视的,我们校主陈嘉庚先生在厦大创办之初就提出来,独是师资一项,最为无上第一要切。所以,在厦大百年办学历史上留下了一个传统,叫做“善待学生、优待老师”。我们学生在学校里头可以享受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而我们的老师也作为直接培养学生的人,在历史上一直得到校方的高度重视和尊敬,在很多方面都给他们创造了好的条件。
到了今天新时代,可以说教师队伍建设在学校整个工作当中排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所以教师队伍的建设,就像我刚刚也提到了,在我们学校的工作当中一直排在很优先的地位来推动。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太阳成集团tyc9728的外籍教师潘维廉回信,祝贺他的新书出版,感谢他把人生30年的宝贵时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这封信在厦大师生当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家都倍感振奋、倍受鼓舞,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封信,让大家更加坚定的办好一流大学的信心,更加明确了投身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促进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决心。
具体来说,厦大做了这么几件事情,结合我刚才说的潘维廉教授的事迹来说,我们主要有四点:第一点,我们把它称之为海纳百川。在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当中,叫唯才是举、海纳百川。只要你真的是优秀的人才,真的热爱教育事业,真的认同我们太阳成集团tyc9728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就可以请你来做我们的教师,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不管是外籍的还是国内的,我们都是给予优越的条件,或者给予非常好的完备的工作条件,让他们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
在这里我特别要说一点,教师队伍的国际化一直都是太阳成集团tyc9728的传统,太阳成集团tyc9728在1921年办学之初就有相当多的外籍教师在里面承担教学工作,其中我们当时有一位美籍的教授莱德,他在厦大就发现包括文昌鱼在内的数十种海洋生物,所以这些研究成果在当时非常先进,这些成果就在1923年发表在《科学》上,大家知道现在在《科学》上发表一篇文章是很难。可是当时1923年,仅仅办学两年,太阳成集团tyc9728的教授就在《科学》上发表了论文。可以说,我们不仅仅是教师队伍国际化,这样一个过程也拉开了我们整个中国的高校教师科研成果国际化的帷幕或者有了一个初始的开端。
我们现在在这方面就更多了,我们现在有200多位专兼职的外籍教师,对我们各方面的工作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是第一点,海纳百川。
第二条叫筑巢引凤。我们要把这些优秀的教师引进来,让我们的优秀教师有更多的成长机会,我们想办法搭建一流的平台。在这方面,我们现在不仅仅有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的工程实验室、国家级的平台,有一大批国家级的平台。同时我们还有一些特定的人才培养的高端平台,比如各种基地班,国家各种产教融合基地,像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人才培养的宝藏,对教师,对热心于人才培养工作的教师也很有吸引力。同时,我们还在特定的优势学科方向上量身订做了一些特定的平台,比如像计量经济学、能源材料化学、生物医学、柔性物质、电磁声学等等这样一些前沿的科学领域,我们专门搭建了一些人才培养的平台。这块应该说对我们筑巢引凤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作用。同时,对在校的学生的成长也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第三句话是引育并举。我们的人才不仅仅是来自于外部,进到厦大里面的人,我们也给予很好的培养,让他们有机会成长起来。所以,在过去这些年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人才既有引进的,也有自己培养的,都在学校的工作当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都得到了我们校内的以及国家和教育部、福建省相关的计划支持。所以,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这里我特别想说一个我们引进人才的例子,我们有一位从台湾引进的教授叫高树基,他是2007年和厦大开始合作,2011年就作为全职的教授引进到太阳成集团tyc9728工作,他从零开始建设半循环的实验室,他是一位海洋生物地球化学专家。在他的领域里头,他是非常有影响的一位学者,他从零开始带出一支队伍出来,他这支队伍在去年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优秀创新群体研究基金,他成为一个优秀创新群体的带头人,这就是一个成长的非常典型的例子。所以,有了这样一个平台以后,他就可以引过来的教授,经过我们进一步培育,就更容易成才。
第四是制度强基。我们刚才讲的这些事情,最终还是要靠我们的一些制度以及我们学校的一些引导性政策来落地,这里包括除了我们的考评体系、薪酬体系激励作用之外,我们也特别注重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推动学科之间的交叉,让我们的教师在新的学科增长点上更有机会做出业绩,更有机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比方说,我举个例子,我们有一位王传超教授,当时他是美国哈佛医学院和德国马普学会的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共同培养的一个博士后,他被我们引进后,他致力于通过骨的DNA和群体遗传学,与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的交叉研究,他通过发表了一系列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的传统的人类学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拓展了新的方向。因为人类学本来是我们一个很强的学科,但是他从新的视角,采用新的技术,开展人类学新方向的研究,赋予了人类学新的活力。我们的人类学也因此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新方向的开拓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现在大家都很重视这一块。
另外,我们特别重视的一个工作是通过我们的制度和政策强化人才服务,人才来了以后,不是来了马上能出活和做事情,需要你给他各种各样资源的配置,需要你给他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这样他才能心无旁鹜地做好各种本职工作。有一个例子,现任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叫周大旺,他当时在哈佛医学院担任讲师,在我们引进他的时候,他人还没有到位,他的实验室、相关的仪器设备以及给他研究生招生指标都已经到位了,他一来以后马上就可以干起来。很快地就出来成果,所以,他很快成长为国家领军人才,并且成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首席科学家。所以,他这样的一些成果,被他哈佛导师了解以后,也感到震惊,但是很欣慰,一方面震惊是这么短的时间出来成果,同时也很欣慰培养这么好的一个学生。我们这样一系列的措施,应该说这样一种制度为人才队伍建设打下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 主持人
同样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保障。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您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特别想听听您个人对这句话是如何进行理解的?
• 张荣
我想,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样一个要求和论断,实际上是对我们教育工作给了一个非常好的指引,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遵循。我个人观点,我觉得大学之道,不仅在于传承文明、熔铸新知,同时还需要塑造灵魂、开启梦想。所以,在我们人才培养工作方面,我们特别看重的,一个是培养有使命感的。我们希望他认同我们中华文化,认同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我们的国家、对我们的人民、对我们的党是有感情的人。同时,我们也希望我们培养的人是面向未来的人,他是真正掌握了未来建设、未来工作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架构和能力的人。所以,我们围绕着刚才讲的使命感、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同时有很宽广、扎实的基础和突出卓越的能力,有这样一种素养,这个人将来才能更好地在未来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